新闻资讯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延续涨势的土壤修复产业蛋糕 凭啥撑起逾5万亿

添加时间:2021-02-01   浏览次数: 次    【 】   打印   关闭窗口

    


       2020年因多重利好而加速发展的土壤修复行业,在2021年仍延续着火热发展势头。
 
  目前土壤污染与治理市场呈现出由重污染区域和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向中部、西部乃至全国发展的趋势。在过去一年里,国家、地方相关文件******节奏随之加快,政策法规体系正逐渐形成,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土壤污染防治法》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的原则,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将土壤污染防治和治理落到实处。这就需要从环境调查、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等环节构建和完善整个产业链条。
 
  在政策导向、场地再开发利用需求和环保意识提高等重要因素的驱动下,市场持续向好。截至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包含79941个点位的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基本实现所有土壤类型、县域和主要农产品产地全覆盖。截至2020年年底,公开统计数据显示,行业公示合同额累计超850亿。其中工业类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仍占工程类业务的主要部分,并且行业规模在持续扩大。
 
  综合研判“十四五”时期行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非市场化与市场化政策工具将得到双强化。与此同时,土壤修复业务需求将向多元化、精细化转变。从相关政策来看,现行对污染土壤治理的理念是从“防”和“控”入手,并非是投入几万亿的资金将污染土壤彻底修复。
 
  目前土壤修复项目仍以传统施工项目的工程总承包(EPC)模式为主。项目外包后,修复成本由政府承担,同时资金数额受到限制,而PPP模式则对治理企业规模要求较高。随着土壤环境管理的规范化,准确研判土壤污染风险以及监测土壤污染情况将成为新建与在产项目土壤污染防治的首要要求。土壤污染修复行业从以传统的污染治理工程承包为主,向环境管家、棕地开发和PPP等多元模式发展。
 
  然而,土壤修复也是一项成本消耗巨大的产业,其修复周期随着污染程度有所差异。众所周知的是,土壤污染修复周期长、成本高、见效慢且具有较明显的区域特性,现有技术的通用性有待完善。由于技术约束相对较少,现阶段市场拓展能力至关重要,而企业的经验、资质、综合技术能力、资金是市场能力的重要支撑。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共有约1万余家企业进入修复行业(或者有进入修复行业的行动),较过去十年从业企业总数量增长约77%。政策完善、技术升级以及修复标准细化的同时,土壤修复行业壁垒将明显提升,预计未来企业数量增速将放缓。即便在摸清土壤底数后,需求也仍是以一种较理性甚至保守的节奏分阶段、分情况、分地区地释放。
 
  但也有机构预测,随着各城市工业场地土壤污染的详查和建档的完毕,土壤实际修复的市场具有高爆发的潜力。污染者付费模式是一个新型的盈利模式,这将成为一个从无到有的市场。尤其是随着“土十条”的深入实施与推进,土壤修复产业发展迎来重要窗口,土壤修复市场将由缓慢释放走向快速拉升。
 
  这也意味着,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土壤修复市场完全有可供深挖的潜力。包括场地修复、耕地修复、矿山修复等在内,土壤修复潜在总市场空间合计将超过5.2万亿。长期来看,随着华东、西南等地详查和治理方案制定的完成,修复需求逐步明确,有望支撑2020年以后的市场增长。预计2020年土壤修复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40亿,到2024年将达到860亿。具体来看,2021年土壤修复预计有120亿的市场空间,
且每年有20%—30%的增长。

 
 


回顶部
Copyright © 河北华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