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持续关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三大难题”

添加时间:2022-09-16   浏览次数: 次    【 】   打印   关闭窗口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环保企业也逐渐开始布局农村环境市场。但是,农村不同于城市,环境治理难度更大,不能照搬城市模式。
 
  继2018年中办、国办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后,2021年底,中办、国办再次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 - 2025年)》,它承接2018年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四点要求,到2025年要实现: (1)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稳步提高,厕所粪污基本得到有效处理; (2)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不断提升,乱倒乱排得到管控; (3) 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明显提升,有条件的村庄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减量; (4)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显著提升,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立。
 
  可见,农村厕改、农村污水治理以及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是重点,但这三个方面恰恰也是难点。
 
  厕改过程中多个问题不容忽视
 
  都说“小厕所,大民生”,多年来,中央财政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卫生厕所改造和粪污治理,普及不同水平的卫生厕所。2019—2020年中央财政安排144亿元,通过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和引导各地推动有条件的农村普及卫生厕所;支持中西部省区以县为单位推进厕所粪污治理。截至2020年底,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8%以上。
 
  “厕所革命”虽进行了多年,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进度不平衡、质量总体不高、资金投入不够等问题。农村户厕改造还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地下”轻“地上”、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地域间差异大,东部好于西部,南方好于北方,经济发达地区好于欠发达地区,城镇周边好于偏远乡村。比如,2019年底,江苏省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已达95%,而同期山西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尚未达到55%。
 
  农村污水治理尚在起步阶段
 
  农村污水治理方面,我国城市生活污水治理开始早,目前治污体系基本健全,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仍处于起步阶段,是人居环境整治的突出短板。由于分散、难统一收集且水量小、季节波动等特点,治理率仅28%左右,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突出短板。生态环境部提出的“十四五”规划目标也只是定在了2025年达到40%。基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性,污水治理不可照搬城市模式,业内人士认为,针对人口相对集中、管网建设较为完善的建制镇,采用纳入城镇污水管网治理模式;针对人口较多且集中分布、距离集镇较远的村组,则宜采用联户治理模式。此外,处理后的污水还可就近用于农业生产,如施于农田或果园等,实现资源化利用。
 
  农村生活垃圾焚烧缺乏技术指导及成熟的商业模式
 
  相对上述两个问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难度较小,但由于农村生活垃圾量小收运不够集中,因此无法像城市一样建设大型垃圾焚烧发电厂,多数采用小型焚烧炉,但存在发电上网难、运行成本高、缺乏技术标准等问题。据了解,目前国内针对垃圾焚烧的现行标准主要针对大规模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设施,未对300吨/日以下生活垃圾焚烧设施排放限值作出规定,因此农村垃圾小规模焚烧设施大气排放无标准可依,现有的相关建设标准、技术规范、 技术政策、技术指南难以指导农村垃圾的焚烧处理。



回顶部
Copyright © 河北华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